记忆中,原主小时候出去玩,跑到了一座荒山上。那片荒山距离洛河村有半个时辰的距离,比较偏远。
平常因为那里有野兽出没基本没人进去,只有饥荒年份,村里的青壮年才会邀在一起去山上打猎。
凌月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。不论哪个年代,有钱才能挺起腰板儿,原主被亲生父母卖给同村的人、又被逼死,可不就是没钱闹得。
幸好她也算中医界的翘楚,如今到了这古代,还可以靠着采药卖钱。山里虽然有野兽,但是,她在山脚下采点药材还是可以的。
想着,凌月一路走到荒山脚下才喘了口气。
“就是这了!”凌月目光四处扫了扫,就专挑有腐朽枯木桩子的地方往前走,她在找一种这个季节气候容易生长的药材。
“哈,真的有!”凌月眼睛露出惊喜,只见眼前一处枯木之地,地面上有一大片的灰白色菌类,这东西叫马勃。
是一种中药,生长于夏秋两季的腐朽枯木之地,灰白色。清肺、止血等各种功效。
虽然只是基础药材,价格不贵,但是需求量大。基础药材就相当于主食,其余的配药不过是药引子。
凌月耗费了一上午的时间,专挑婴儿拳头那么大的马勃挖,饱满均匀,成色上佳。直到背篓装满了,她才收工。
“哇,真的沉。至少得有十几斤吧?”凌月满意的一笑,荒山脚下的木材被砍了不少,一眼望去到处都是枯木桩子,有枯木的地方基本都有马勃,成色也不错,等多来几次,就能存下点钱了。
到时候看看,用钱生钱,干点啥好呢?
凌月哼着小曲,寻着记忆的印象,往最近的临叶镇走去。路上还顺便喝点米茶汤,吃了个鸡蛋。
没有代步工具,步行要走一个半时辰。
凌月到了临叶镇已经是下晌了,跟人打听到临叶镇最好的医馆是信安堂,按着好心人指的路线走来,却发现,信安堂斜对面五十米左右,还有一家医馆,医馆不大,门口却排起了长队,和对面无人光顾的信安堂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“刚才那大叔不是说信安堂口碑好吗?怎么这里人没多少,都去斜对面了呢?”凌月目露疑惑。
“什么?一副药十文钱?我刚从对面过来,人家才五文钱!这不是坑人嘛,这么多年的老医馆还坑人,走了,去对面!”
一个黝黑瘦弱的老大爷一边气势冲冲从信安堂出来,一边骂道。
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中年男人,看样子是信安堂的人。看着最后一个顾客也走了,他摇着头,叹了口气:“唉!”
就在这时,凌月上前一步:“大叔,我来卖药材的,信安堂收不收?”
那中年男人叹了口气,摆手道:“收不动了,药材收了也卖不出去,不如,你去对面看看吧。”
凌月微微一笑,“大叔,你不觉得奇怪吗?药材市场价格没有变动,为什么对面那家就能卖这么低的价格?”
林掌柜眉头一蹙,是啊,他也跟东家说过,那时候他原本以为对面那家估计有专门的药田,自家生产,所以卖药的成本才会这么的低?可是……
“大叔是不是以为人家的药材是自产自销?我倒不这么认为,您看这药材的种类,何止上千,但是对面那家,是有多少药田才能产出这么多不同种类的药材?再说,人家要是真有那么多药田,怕也不会在这小镇上了。”
林掌柜一听,眼睛倒是一亮,看着凌月的目光也认真起来,“那小姑娘你觉得呢?”
凌月笑了笑,“大叔,这么低廉的价格,即使是直接从农家收也收不到,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了。那药材,估计是以次充好,达不到效果,久了,大家自然能明白,还是得来信安堂买好的药材,所以,您还是应该收药的!”
林掌柜哈哈大笑:“小姑娘倒是聪明,你说的不错,对面这家,才开业不过月余,如果真是以次充好,久了肯定是会出问题的。”
凌月笑容越加甜,配上清秀的小脸:“大叔,可收药材啊?”
林掌柜的呵呵一笑,“进来吧,来,把你的药材给我看一看。”
凌月跟着他走进信安堂,把背篓放下来,然后把盖在背篓上的一块布拿下来。
“哟!这马勃成色好呀!这么大,均匀饱满,挺好挺好!”林掌柜笑眯眯的,估摸着眼前的小姑娘也懂点药理,不然不可能挑出的药材个个都是上好。
凌月笑呵呵地说:“这基础药材,许多山上都有,大叔,您价格给的合理,以后我们还可以长期合作。”
“好,大根儿,拿去称一下。”林掌柜的喊了一声,立刻就有一个年轻的壮小伙子把背篓拿去称了。
凌月也不跟去,她这样大气的表现,让林掌柜更加满意。
“小姑娘,你是不是通晓一些药理呀?”林掌柜笑眯眯的问。
“嗯,我打小就对药材比较感兴趣,还有个老爷爷教了我一些,后来,老爷爷走了,我自己也摸索着学了学。”凌月承认下来,她这药理知识总是得有个出处。
林掌柜呵呵一笑,“好,你那马勃的成色,我就给你比市场价高一点,一斗六文钱,日后你按斗卖,如何?”
凌月沉思了一会儿,飞快在心里盘算:一斗是十二斤,合着二斤一文钱,这个价格也太低了点吧?看来日后不能只卖马勃了,还得找点别的赚钱出路。
“掌柜的,十三斤半。”大根儿的声音传来。
“那就七文钱。”林掌柜从柜台里拿出七文钱来,递给凌月。
凌月笑着接过,“成,谢谢大叔。”
又问了些信安堂还需要的药材,知道大叔就是信安堂的掌柜后,凌月从信安堂离开。又去菜市口转了转,了解了一下这个时候的物价,才准备回去。
回去的时候,天已经有些擦黑了,凌月在路上将剩下的鸡蛋也给吃了。
直累的脚底都要生出泡,才到了家门口,还没进去,就听见张翠花骂骂咧咧的声音。